1、交通事故后转移财产法律上如何说
交通事故后,若肇事者转移财产,法律上对此有明确的应付手段,受害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。
1.具体来讲,当发现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时,第一需要积极搜集有关证据,这类证据应能明确证明肇事者的恶意转移财产行为。
2.受害人可以携带这类证据向法院提出申请,需要法院裁定这种恶意出售财产的行为无效。
3.为确保将来的赔偿可以顺利实行,受害人应准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手段,请求法院对肇事者的相应财产进行查封或扣押。
4.待案件审判完结后,再依据法院的判决结果,准时对查封或扣押的财产进行扣划,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。
2、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诉讼步骤
法律快车提醒,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的诉讼步骤包含以下几个步骤:
1.递交诉讼状:受害人或其代理人需向法院递交起诉状,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。
2.法院受理与送达:法院经审察觉得符合起诉条件的,将受理案件,并向被告送达起起书副本。
3.被告答辩:被告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,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。法院将在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。若被告不提交答辩状,不影响案件的审理。
4.开庭审理筹备:对于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,法院将在3日前公告当事人并公告开庭时间、地址等信息。
5.法庭调查:在法庭调查阶段,当事人将进行陈述,证人将作证,书证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将被出示,鉴别结论和勘验笔录将被宣读。
6.法庭辩论:在法庭辩论阶段,原告、被告及第三人将依次发言或答辩,互相进行辩论。辩论终结后,审判长将征询各方最后建议。
7.判决与调解:法庭辩论终结后,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。在判决前可以调解的,还可以进行调解。调解不成的,应当准时判决。
8.判决宣告: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判决宣告,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。